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第十八期

Posted by 嘉鼎智能,115B永續所得實驗室,Huanry on 2022-06-08

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第十八期 (2022.6.8)

Civic-Tech-18

前言

Civic Tech(公民科技)主要在於利用各種設計思維、溝通方式、新興技術等工具來推動各種社會倡議,而具有系統思維是利用公民科技各種工具的前提,關心整體系統而避免見樹不見林。

『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為『115B永續所得實驗室』內部整理學習使用,『永續所得實驗室』致力於推動社會團結經濟實踐,利用『系統設計思維』(system design thinking)幫助不同個人及組織連結全球經濟系統。
為實踐團隊間共同學習之理念,我們將每週整理各方面的資料、新聞、活動,與各界共享共學,並期待未來各種集智合作形式。

歡迎大家一同參與共學。

👉 點此加入 115B Slack 群
👉 點此或掃描二維碼加入LINE社群
公民科技共學群

如果大家有知道各種新資訊以及好的活動,也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社群,分享給大家。


推薦活動

【公民議題大家來討論】永續還是包裝?(一)|生活中的永續宣傳

🔶 線上免費活動 6/ 10 Fri. 14:00-16:00

「永續發展」的概念在近年來被逐漸重視,然而金融、商業界卻開始產生了過度宣傳而造成的「漂綠」現象,甚至在隱藏面反而對環境、經濟、社會有負面影響。

本次將以類公民咖啡館的形式,邀請大家一同討論如何避免受到漂綠的PUA。

歡迎大家一同參加討論。

👉 報名連結

【公民議題大家來討論】通貨膨脹與永續發展議題之爭


目錄


學習資料分享

系統思維

👉 我們該放棄「永續」一詞嗎?

「永續」一詞,由於被許多商業的漂綠現象給影響,是否該放棄這個詞的討論,改用更為進階的概念。然而當產生新的詞時,商業往往會跟風,並承諾他們無法達到但熱門的概念。文章嘗試重新梳理永續的概念,將重心放到再生、平權上,與其他概念形成一套技能。永續不再是「把事做好」或「危害更小」,在於如何與自然共生。本文章幫助我們在實踐團結經濟的過程中作為思路,使我們在改善事情的過程不造成更多麻煩。

👉 以「生活生態中心」設計,取代「用戶中心」設計

從「用戶中心」設計,轉換到「生活生態中心」設計。為的是避免過去商業設計,造成對經濟、社會、環境過度索取所造成的副作用。文章可同樣作為「團結經濟」的設計參考,不僅考慮人群、還需考慮眾生,跳脫以個人利益為為中心的經濟學。以「團隊結義」、與「眾生共生」取代「利益的結合」。

👉 Idealistic verses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理想主義方法」以領導者來對未來理想的想像,想方設法去消除實際狀況及理想的差距。

「自然主義方法」嘗試理解當下的狀態,並次刺激其去演化。組織可能發展成不可知的未來,但更具脈絡性。

社會經濟

(暫無分享)

合作溝通

(暫無分享)

設計

(暫無分享)

技術


活動分享

6月14日

6月15日

6月16日

6月17日

6月18日

6月19日


新聞分享

(暫無分享)


其他連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