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第七期

Posted by 嘉鼎智能,永續所得實驗室,Huanry on 2022-03-23

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第七期 (2022.3.23)

Civic-Tech-7

前言

Civic Tech(公民科技)主要在於利用各種設計思維、溝通方式、新興技術等工具來推動各種社會倡議,而具有系統思維是利用公民科技各種工具的前提,關心整體系統而避免見樹不見林。

『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為『永續所得實驗室』內部整理學習使用,『永續所得實驗室』致力於推動社會團結經濟實踐,利用『系統設計思維』(system design thinking)幫助不同個人及組織連結全球經濟系統。
為實踐團隊間共同學習之理念,我們將每週整理各方面的資料、新聞、活動,與各界共享共學,並期待未來各種集智合作形式。

歡迎大家一同參與共學。

點此或掃描二維碼加入LINE社群

公民科技共學群

如果大家有知道各種新資訊以及好的活動,也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社群,分享給大家。


招聘訊息

104

「永續所得實驗室」是由「嘉鼎智能」團隊,呼應社會團結經濟浪潮而成立,主要在協助個體、或組織,運用國際股市連結全球社會經濟的人心智能,增強本身經濟實力;並在過程中融合永續進展的理念,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各方面的均衡進步發展,尤其經濟上要符合(經世濟民)道理。

「嘉鼎智能」團隊,目前正在招募「 合作專員」,歡迎對社會團結經濟、社會創新有熱情,以及對以國際股市設計連結全球社會經濟的人心智能有興趣的夥伴,一同加入,詳細資訊可至104查看,以及投遞履歷。

104 JD 連結


目錄


學習資料分享

系統思維

The Simple Technology That Will Bring An End To Fossil Fuels

文章討論了因為烏俄戰爭,世界加速與石化燃料使用脫鉤。(之前因氣候變遷議題,也是因素。)
然而大多的可再生能源有幾個問題,例如風力、太陽能,往往是間歇性的,亦即時而有發電時而無發電(如晚上太陽能無法被接收),

而製造的材料也可能不符合環境生態,或是費用極高。儲能設備,如鋰電磁,可以作為輔助解決間歇性的問題,但也有成本以及製造回收的議題。

重力電池的概念,則是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所使用的材料,是可以回收來,並可再被回收的,並且可經過設計降低其成本,永續利用。

這邊,重力電池的概念,跟之前提到的用水庫儲能的方式也很像,也是利用重力作為儲能方式。有個臉書貼文也提到了相關的問題。

只是抽水蓄能電站的設置,可能有地理上的限制。而且好像只能蓄電,而不能發電,重力電池似乎可以。

21 circular economy solutions: changing how we eat, live and travel for a more sustainable world

文章從食、消費(包含衣)、住、行,等不同的生活面向通往循環經濟。文章雖然很長,但第二段提到的四個原則已經貫穿了所有面向。

少用資源、將資源使用更久、回收資源、再生資源

「The report presents a range of circular solutions, based on four key principles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using fewer resources, using resources for longer, recycling resources and regenerating resources.」

社會經濟

World’s Happiest Country Ranking Goes to Finland for Fifth Year in a Row

北歐國家,持續佔據快樂國家排名上方。社會支持、慷慨、及政府的誠信佔幸福的重要成分

「The lesson of the World Happiness Report over the years is that social support, generosity to one another, and honesty in government are crucial for well-being」

報告 中,分析了不同因素與情緒的相關性,其中,人均收入、健康生活雖對生活評估有影響,但在全國數據平均上卻並非如此。

「Per-capita income an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ife evaluations, but not, in these national average data, on affect.」

而社會支持、自由、慷慨,則與前面呼應

「the differences are only substantial on variables that have the largest impacts on positive affect: social support, freedom, and generosity. 」

裙帶資本主義指數,俄羅斯第一,台灣排第幾?

裙帶產業,應該是社會團結經濟設計上所需避免連結的,像金融、軍火、開採。

「裙帶產業包含那些與政府關係密切,因而導致尋租問題特別容易發生的產業。例如:銀行、博弈、國防、採礦與營建業。」

美國的統計上面,非裙帶佔GDP的比例在上升,不過主要因素是因為科技業的崛起,然而「科技業確實展現出一些裙帶產業的重要特質,像是花大把鈔票遊說政府以捍衛高市佔率。」

合作溝通

(本次無文章)

設計

We need more Calm Design

Calm Design(安心、或心安設計),或網路上翻譯成平靜設計、寧靜設計。改變了現有各種產品皆是為了相互競爭,花時間刺激用戶的思路。

Calm Design作為外加的,用戶需要使用時才出現,用戶不需要時則消失隱藏,其實便是站在以人的心智需求為中心出發的設計,而不是現在大多是反過來以產品奴役人性。

文章舉了幾個例子,像Sony 曾出過一款耳機,可以聽到環境的噪音,而不會讓人過於沉浸而危險。

像VPN在每個平台都可以使用,符合用戶各種需求場景而非被綁架。

像Grammarly 在文字有需要修改時,出現提醒,而平時便隱身在後臺。

像許多支付,不需要看支付APP,而是在需要支付時會自動出現。

這也是我們說在打動人的心智時,應該是需要符合用戶為中心的理性及感性真實需求,而不是短期的產品吸引眼球。

技術

What is Community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mmunity Hardware/Software的思路,主要幫助推進技術的使用及建造,不被巨頭給冗斷。

由社群原來為自己建造,但可重複使用,最後可以讓其它更廣的社群也受益,並且可以適合每個小群體的個性化需求。
文章也提到了,這樣的思路雖好,但的確有幾個風險,例如因為是社群的少數人建造的,可能不容易與其他社群溝通或使用,而造成另外一種效率低下或許多重造浪費的風險。

而裡面提到的這個「Power to Change」組織,則是幫助激勵社群智造的參與者的知識分享。
後面在數位資料及人工智能的部分,也提到了分解社群數據,可以避免被巨頭監控的文化。然而,也可能因為資料不在主流內,而可能在國家政策上的參考被排除在外。
如何建造開放資料,但是在巨頭數位監視文化外,也是有所必要的。
最後提到,所謂的社群建立並不見得是完全建造新社群,而是去連接已有關注社群科技的社群,相互支持技能及資源,共同發展價值及標準。

「Developing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to support community organisations that are already developing community tech will help bolster the great work that is already taking place. This community could share skills and resources and develop shared values and standards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greater technology reuse across the sector.」

裡面的「community tech」及「CiviTech」感覺概念蠻接近的,由社群建造支持社群的科技,而文章也提醒了除了「community tech」的好處外,也需要隨時注意其所帶來的一般風險,而去避免。


活動分享

3月29日

3月30日

3月31日


新聞分享


其他連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