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第五十八期

Posted by 嘉鼎智能,115B實驗室,Huanry編輯 on 2023-03-29

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第五十八期 (2023.3.29)

Civic-Tech-58

前言

Civic Tech(公民科技)主要在於利用各種設計思維、溝通方式、新興技術等工具來推動各種社會倡議,而具有系統思維是利用公民科技各種工具的前提,關心整體系統而避免見樹不見林。

『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為『115B永續所得實驗室』內部整理學習使用,『永續所得實驗室』致力於推動社會團結經濟實踐,利用『系統設計思維』(system design thinking)幫助不同個人及組織連結全球經濟系統。
為實踐團隊間共同學習之理念,我們將每週整理各方面的資料、新聞、活動,與各界共享共學,並期待未來各種集智合作形式。

歡迎大家一同參與共學。

👉 點此加入 115B Slack 群
👉 點此或掃描二維碼加入LINE社群
公民科技共學群

如果大家有知道各種新資訊以及好的活動,也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社群,分享給大家。


推薦活動

【3/31 公民議題大家來討論】集體智能X永續發展

🔶 活動時間:2023/3/31 2PM-4PM

歡迎提出你的想法!我們正在尋找「集體智能X永續發展」討論主題的提案者。

作為討論主題提案者,你可以與來自不同領域的人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經驗,並且學習到更多有關永續發展的知識。
如果你對於永續發展議題以及集體智能的概念有熱情,或者想要分享自己的想法,請勇敢地提出討論主題,我們期待你的參與!

👉 提案報名

👉 討論報名


目錄


學習資料分享

系統思維

👉   The U.S. Could Be Powered For A Century Entirely By Its Own Nuclear Waste

裡面提到了誘發鈾238的快滋生反應器(Fast Breeder Reactor, FBR),可以將既有核廢料中剩下的鈾238,去進行反應發熱,反映所剩下的廢料放射性也比原來的核廢料低。

一部分是原有的核廢料可以再進行利用,另外一部分是鈾238本身在鈾元素中便佔比較高。

這項技術在60年代便存在了,但因為建設成本較高而沒被採用,然而隨著電費越來越貴,以及建設的設計越來越成熟,也變得可能性越來越高。

👉   The World’s Cleanest Energy Is About To Be Unlocked

再生能源如離岸風電、與潮汐發電,應該一起評估成本效益

文章提到了潮汐發電,比太陽光能、風力發電甚至是核能所造成的碳排都低。

由於太陽能板製作的碳排極高,而相對風能,洋流的洋流的粘度較高,因而發電效能較高。

另外潮汐,由於一天兩次,比風力發電來得容易預測,也相對風電所需的電池還少。

但也有可能在經濟及環境上有其他問題,例如因為其在海洋底難以維修需要較厚實的材料等等,造成其較貴。另外,其可能會對海底的生物造成傷害,甚至對洋流造成影響。(要知道氣候與洋流的關係密切。)

文章則提到SEA這家公司的MeyGen實驗,已經避免了上面部分問題。

最後,雖然作者不認為潮汐能可以取代所有能源,但卻也可以減少大量的碳排。

協作溝通

(暫無分享)

設計

(暫無分享)

技術


活動分享

4月5日

4月6日

4月7日

4月8日

新聞分享

(暫無分享)


其他連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