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第五十六期

Posted by 嘉鼎智能,115B實驗室,Huanry編輯 on 2023-03-15

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第五十六期 (2023.3.15)

Civic-Tech-56

前言

Civic Tech(公民科技)主要在於利用各種設計思維、溝通方式、新興技術等工具來推動各種社會倡議,而具有系統思維是利用公民科技各種工具的前提,關心整體系統而避免見樹不見林。

『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為『115B永續所得實驗室』內部整理學習使用,『永續所得實驗室』致力於推動社會團結經濟實踐,利用『系統設計思維』(system design thinking)幫助不同個人及組織連結全球經濟系統。
為實踐團隊間共同學習之理念,我們將每週整理各方面的資料、新聞、活動,與各界共享共學,並期待未來各種集智合作形式。

歡迎大家一同參與共學。

👉 點此加入 115B Slack 群
👉 點此或掃描二維碼加入LINE社群
公民科技共學群

如果大家有知道各種新資訊以及好的活動,也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社群,分享給大家。


目錄


學習資料分享

系統思維

👉   Going from Architect to Architecting: the Evolution of a Key Role

在IT行業,架構師扮演著重要角色,去設計軟體開發的基礎建設、數據流、開發語言、環境等等。
然而如同這篇文章提到的,由於現在各種環境變化大,既使架構師有全方位的技能、眼界,也不可能跟上每個細節技術。因而,架構師的角色也要從由上至下的設計,轉向平行的溝通協作。

裡面有兩段話,提到了個體智能轉向集體智能的重點。

  • 架構從個人的職責轉向共同
    • 『依靠他人並將職責移交給他人,這是一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這包括在架構師和團隊成員之間建立信任。他們必須共享技術方向的所有權,並信任同事能夠驅動系統的某些方面或組件。架構演化已經從單一的自上而下的指揮轉變為團隊聯合參與貢獻,所有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觀點。信任是雙向的,有時候需要對判斷意見加以保留,允許新的想法和見解不斷湧現。架構師需要成為建立團隊心理安全防線的主要人物』
  • 具有技術的敏銳度是不夠的,而是需要同理
    • 『「為什麼「這樣的提問方式帶有評判的味道,例如,「你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方法「。如果將問題改為「是什麼讓你決定採用這種方法「,會促使被問者解釋他們的想法,而不是為他們的決定辯護,因為當被問及「為什麼「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決定是不是不正確的。這種簡單的改變,以及使用開放、好奇的語言,可以在整個團隊中創造包容性,更重要的是,創造一種支持的氛圍,而不是一種被認為是挑戰的氛圍。』

👉   豪與毫:在資本的切分之間

人類經濟的本質來源,就是「人心智能」,就是依照個別不同的才能,將勞務、製作出來的物品(artifact),集(智團)結起來,以物易物、互通有無。只是後來出現的貨幣,原本也是基於交換、或交易的制度,但後來竟被扭曲成「儲藏價值」之用,成為金融化、資本化的濫觴。但由於這種經濟動力來源,如同石化燃料一樣,雖然效率極高,但卻為人類帶來始料未及的副作用,也就是社會環境及人心不古的惡化局面(熱錢流竄、物質主義⋯⋯)。以集智團結、來為經濟開源,不但是一種替代能源,更是原歸人類以人心智能來發展經濟的初衷。

馬克思在後期提到了General intellect,經濟中交換的物品其實並非單純大自然的產物,也非勞力所組成,而是由智能所組成。

當人心智能定義「客戶群在心(感性)、智(理性)上被打動時,心甘情願地提供給產品、或服務提供者的贊助金額。」也從創造者的General intellect轉換到因客戶理性及感性需求而推動的經濟。

也就是General intellect造出了許多商品可提供作為交換,但如果這樣的商品沒有客戶群購買,則沒法成為持續可循環的經濟。

文章中提到『
「界線」的區分是世界的分解,通過效能的區分來實現,這種區分將世界逐漸變成資本的操作,這種資本再現形式作為固定商品,也可以是文化體系,而達到一定地步,這些資本就會替代使用者之思。因此,在這裡直接表現出來的是,思維方式從使用者身上轉移到資本形式的技術之上,由於這種轉移趨於強大,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形成「普遍智能」(general intellect),在「普遍智能」的社會裡,使用者自己的思維能力就貶值了。』

當資本及貨幣等工具過於強大,便造成這裡提到的「資本形式的技術之上」做出來的固定商品,而強推強賣給使用者,因而「使用者自己的思維能力就貶值了」。

協作溝通

(暫無分享)

設計

(暫無分享)

技術


活動分享

3月20日

3月22日

3月23日

3月25日

3月26日

新聞分享

(暫無分享)


其他連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