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第六十四期 (2023.5.10)
前言
Civic Tech(公民科技)主要在於利用各種設計思維、溝通方式、新興技術等工具來推動各種社會倡議,而具有系統思維是利用公民科技各種工具的前提,關心整體系統而避免見樹不見林。
『Civic Tech(技能)共學週報』為『115B永續所得實驗室』內部整理學習使用,『永續所得實驗室』致力於推動社會團結經濟實踐,利用『系統設計思維』(system design thinking)幫助不同個人及組織連結全球經濟系統。
為實踐團隊間共同學習之理念,我們將每週整理各方面的資料、新聞、活動,與各界共享共學,並期待未來各種集智合作形式。
歡迎大家一同參與共學。
👉 點此加入 115B Slack 群
👉 點此或掃描二維碼加入LINE社群如果大家有知道各種新資訊以及好的活動,也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社群,分享給大家。
特別資訊
中華投資環境策進會 2023重啟
您好,我們是中華投資環境策進會 :
目前投策會在今年4月開啟了重整與轉型計畫,借用幾分鐘的時間說明一下。
中華投資環境會開啟了一個新的轉型計畫,從過去專注在投資環境改善的目標,轉移至協助其他組織或團體;根據統計全台有75%以上的公益組織,需要依賴捐款才能維持日常營運,投策會計劃以永續與團結的方式幫助這些組織取得經濟上的自主。
詳細的運作方式可以參考專案網站 cieia.115b.org
如您對於投策會的新計畫有興趣,想了解更多或是一同參與,我們將在近期舉辦新一屆的會員大會,屆時與全體會員說明完整的計劃,並選任新的理事會。
有意願者 :
5月31日前,將您的會員姓名 / 聯繫電話 / email 傳送至 cieia@115b.org
收到後我們會進一步通知您相關會員大會資訊。
非常感謝你,祝你有個美好的一天。
中華投資環境策進會 理事長 余凌霄
目錄
學習資料分享
系統思維
👉 【公民議題大家來討論|集體智能的循環準則】|活動筆記
本文由2023/4/28「115B實驗室」發起的【公民議題大家來討論】集體智能的循環準則活動中,摘錄整理。
歡迎大家持續討論相關議題喔!
👉 How Crypto Philanthropy is Changing Traditional Charity
文章裡面提到區塊鏈對傳統公益事業的影響。
裡面提到了,區塊鏈圈由於像是區塊鏈工程師薪資較高,而透過區塊鏈捐贈的金額,比傳統支付如VISA來來得高,這是個有趣可以關注到的現象。
其中提到比較成功的區塊鏈贊助,應該是 Ukraine TrusrChain,由烏克蘭政府人士發起,所以很快速地得到許多贊助,的確消除了許多有中間機構的時差、損耗。(如果把烏克蘭政府當成被幫助的對象來說的話)
但除此案例外,用傳統支付方式如 Visa 或 Mastercard的贊助者還是較多。(雖然上面提到數字貨幣贊助的單筆金額可能多)
另外,也提到如環境污染、或其他議題,加密貨幣或其基礎建設會遇到的議題。
倒數第二段提到,要避免重蹈覆徹傳統慈善的問題,否則,會對社會帶來的幫助不大,但卻消耗了許多社會資源。
👉 Big Oil’s Bid to Control New Energy
文章提到各種能源,從油再到電,雖然在一些特定的產地,但資本是如何透過各種運輸等手段,使其經濟價值被控制在資本手上。
在疫情,以及政經局勢變化,許多人和國家了解了過度依賴大量的生產、透過遠距的運輸,再風險情況下會產生的問題。許多人開始在意在地製造、在地使用等的生活型態。
然而,大型能源、大型金融,則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對抗這種公民運動,用的方法是讓人覺得既有的東西都是需要的,然後透過大成本才能推動的固碳技術、ESG等等,定再把這些成本轉嫁回民眾。
👉 Let’s choos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over the madness of mobs
經濟泡沬、崩盤、以及金融危機,也都肇因於集體智能的運作脫序,而演變為瘋狂暴民、或獸性大發
failures in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give us economic bubbles, crashes, and global financial crises – the “madness of mobs,” or the “animal spirits”
作者從自身為華裔的經驗,講到了許多被歧視、偏見的存在,然而在這樣的歧視下,美國依然提供了他不同的機會空間,並且思考這種歧視和提供給他的機會是如何共存的?
同樣是集體,有可能得出準確預測,也可能得出集體失控。
偏見也是,有時得出好結果,如設計師與時尚,賈伯斯的偏見造就了iphone. 但也有壞結果,像是對藥物測試只對白人設計,汽車失事測試都在男性。既使有許多數據,但可能都是偏見的數據,並可能產生不可抹滅的災害。
Andrew Lo 的理論中,討論了集體智能與演化論的相關,適者生存中,並不是優勢物種,而是有沒有去改變既有的模式去適應各類變動的環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羅聞全教授所提的觀點,似乎是偏向以生物智能來類比,即物種進化的理論基礎,可能與在人心智能上的訴求,還是存在一些差異。
協作溝通
(暫無分享)
技術
活動分享
5月15日
5月18日
5月19日
5月20日
5月21日
–
新聞分享
(暫無分享)